简介

奔跑中的尘埃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8章 月光 下篇(1/3)
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

又是中秋时至,所谓的秋风起螃蟹肥,肥美的大闸蟹是这个季节上海居民餐桌上的宠儿。念恩通过了内调的审批成为最早一批回沪的干部,一起回来的还有在云南妻子和女儿。念恩的妻子是傣族,名字叫玉香,传统的傣族名字,人长的白净可人,是傣族女子中少见的美人。

说起两个人的结合也是巧合的和,念恩在帮着农舍干农活的时候,不小心被毒蛇给咬了,辛亏是玉香经过,毫不含糊,也没有什么忌违,上线把念恩的脚背拿起来就吸。这蛇毒才没有沁入血脉里,保住了念恩的一条小命。

所谓救命之恩涌泉相报,念恩至此就想着为玉香做些什么,一来二去两个人就熟络了。傣族的女子都很热情开朗,两人没过多久就滚了床单,念恩不是那种不负责任的人,把人姑娘睡了,就想着要和姑娘结婚。

傣族的人很珍视纯洁的爱情,也有不少下乡的人最后抛弃了这里的姑娘偷偷的跑了。而玉香的运气不错,碰到了念恩,这小子从小就被哥哥教育要讲义气,这些忘恩负义的事情他是决计做不出的。

念恩在念国的影响下,自小就有担当,所以在公社里算是一个大家都很欢迎的人物。又屡屡在很多事件上表现不错,所以当上了大队的干部,后来老书记退下来,在本地人和一众知青的推举下,成了村书记。

玉香是个很旺夫的人,念恩在和他结婚后的日子里,念恩的仕途和开了挂一样,直线飙升。以至于最终在县里的竞选中,获得的一个外联宣传的干部名额,最后得了好大的机缘,被考察的领导看中调动回沪工作。

其实只有念恩知道这期间经历过多少不容易,今天才能回家与父母团圆。玉香腌制的一手好熏肉,人的白净客人,一点不像是山里的姑娘。阿妈第一次看到这个儿媳妇喜欢的不得了,握着媳妇的手直乐,让念恩一度心里开了花一样。

念恩回来后被安排的到市委组织宣传部,又是援边过的知青,很受单位重用,回来后就被分配一套房子,虽然只是两室一厅的房子,但是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,已经算是到了天堂的感觉。

离开父母家不远,所以阿妈总是想着没事让老二回来吃饭,而玉香这个媳妇对婆婆真是好的不能再好,因为玉香从小就没阿妈,所以对婆婆就是当做自己的母亲来照顾。冬天还帮着阿妈洗脚,阿妈肯定不习惯,但是最后倔不过这个儿媳妇。

每次洗脚阿妈就撸着媳妇的头,和二媳妇聊着家长里短,这其实让老四的媳妇很有压力。但是没办法呀,人家确实做的好,而且真的一点不做作。按理来说老二的媳妇工作也不错,老二更是算是领导干部,如果要做样子的话好像没有这个必要。

今年的中秋举家都到老二家来过,客厅已经比老房子大了的卧室都大了,一家小十口人坐着都不算挤。

阿妈今天不到中午就撤摊了,喝二媳妇带着一大堆菜来念恩家,两个媳妇围着陪婆婆一起操持着中秋晚饭。阿爸带着孙女在饭厅里看着电视,几个儿子陪在旁边说着话,念恩给阿爸续了一杯上好的毛峰,开口说道“阿爸,来尝尝这个茶,是单位同事送的,据说是新茶,您尝尝味道!”

阿爸抱着孙女,一辈子的操劳让这个男人看起来比同龄人还老个几岁,阿爸笑着接过念恩递过来的新茶,很享受的先闻闻了淡淡的茶香,一脸陶醉。然后轻轻的吹吹了浮在水面上的茶叶,喝了一口,满脸褶皱的笑容在脸上绽放,点点头说“嗯,好茶呀!一辈子也没喝过这么好的茶叶,入口就是一口茶香在嘴里,满满的!哈哈!”

看着阿爸高兴的样子,念恩的心极其高兴,孝敬父母得到的赞许,是每个做子女最暖的时刻。

念恩看着阿爸,从阿爸的脸上又联想到阿哥,念国长的更像阿爸。

念恩感慨到“要是阿哥和念祖在就好了!”

阿爸听到念恩的话也是感叹的说道“是啊!你们两兄弟当时出去,是为了几个弟弟!念祖这个孩子是注意大,非要去黑龙江!咱们一家出去三个孩子,真的是天南地北,而且你们几个去的地方各个都是最艰苦的地方。”

念恩手里剥着花生,丢了一粒在嘴里,接着话茬说“是呀,要说苦!大哥去的新疆最苦,我和念祖起码都还是吃喝不愁,阿哥哪里到了冬天那真是难过,据说以前想吃顿白米饭都很难。”

阿妈正好和玉香端着菜进来,看着爷几个聊着,笑着说“菜都齐咯,赶紧都上桌子吃饭。”

一家人赶紧上桌子开始吃饭,念恩给父母倒上温好的黄酒,然后给每个人拿了一只大闸蟹,然后举杯祝福阿爸阿妈,一家人纷纷举杯。

阿妈这个时候又举起杯说“现在就你大阿哥和念祖漂泊在外,希望有朝一日他们也一起回来,我们全家能团聚。”

念恩看出母亲对大哥的想念,笑着说“阿妈,小时候就你揍阿哥最多,现在想也是你最想大哥。我跟你们说,小时候阿妈打大哥,那笤帚都打断好几根。”

阿妈笑着,但是这个笑却有点苦涩,阿爸赶紧接了话说“打是亲,骂是爱,你们懂什么?是吧,老伴!”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喜欢奔跑中的尘埃请大家收藏:(m.lanmosy.com)奔跑中的尘埃蓝墨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