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奔跑中的尘埃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7章 艰苦 上篇(2/4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

“哎,我们这里几乎都是男的呀,万一以后找对象都找不到呀!”

“你看那个排在第一个小姑娘,长的真好看,白白净净的,还是个大高个。”我听到有人说我,脸上一红,这时才发现,谢姐也听到了,回头抿着嘴对我偷笑。

我的脸更红了,加上烈日的装扮就像个红透的苹果。走在队伍最前排,被瞩目的程度可想而知,终于穿越过人群,我们进入专门的检票通道,跟随着领导们到达了月台上。

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,好奇的看着这条绿色的长龙,随后两列人员分别分开到了两节车厢的登车处。

领导们和列车上的乘务员对接完毕后,我率先跟着谢姐登车了。上来的人员按照上车的顺序被各个领导有序的安排在座位上,我和谢姐坐在一个两人一排的座位上,旁边是三人一排的连坐。我个子比较高,一看谢姐要自己放行李,赶紧上前去“谢干事,我来吧!”我比谢姐高小半个头,手一使劲就将两个行李给放在行李架子上。

谢姐高兴的笑笑对我说“个子高,就是好!你先靠窗坐着,我去安排下。”

我背着挎肩包就坐到里面去了,然后对面的一位年纪二十几岁的姐姐,对我笑笑说“帮个忙,我们把这个车窗打开”

我有点茫然,因为没做过火车,所以不知道怎么开。她笑笑然后示意跟着她做,我看她手捏着窗户边的按钮按下去,然后用力往上面提,我也学着照做,卡扣一松,就给提起来了。车外的新鲜空气一下就进来了,让原本有点闷热的车厢稍微好点。坐下的人都纷纷效仿,然后整节车厢很快就通风了。

落座后不到一刻整个车厢就充满了莺声燕语,谢姐也回来坐到我的身边,此时额头上沁出微微的汗水。我一看适时的将手绢递上去,她朝我笑笑摆摆手,将绑在挎包上的毛巾拿出擦了擦。

“啊呀,这天真的是有点热,特别是上海实在是湿热的厉害。怎么样,你们几个都认识了吗?”谢姐对着我们几个说着,

对面刚才和我开窗的姐姐笑着对谢姐说道“领导,还没呢,这不刚刚上来,都还没来得及”

“呵呵,大家互相的介绍下姓名,你们这十几个人以后基本都会分在一个单位,以后就是战友,是同志了。要在一起生活很长的时间,那就从美娟开始把”

我一听,怎么又是我,看着附近两排的座位的同志都围着站立起来,当下也没有太过于紧张。我起身向各位战友介绍了一下,随后大家每个人都报了姓名,还有人介绍了下,来自城市的那个区。

“很好,既然大家都介绍完了,那以后就可以多熟悉熟悉。”谢姐这时说了两句,就被旁边的人叫道一旁安排其他的事情去了。

刚才和我一起抬窗户的叫郭晶,我俩面对面坐着,她笑着问我“庞美娟,你是哪个区的呀,我是黄浦区”

“我是虹口区的,阿姐!”我礼貌的回应着!

“你也是虹口区的呀,我也是呀”过道旁边那里一个和我年纪差不多的姑娘也兴奋的说!

然后一堆姑娘看谢姐不在,都放松不少,纷纷开始自报家门,大家你一句,我一句的聊了起来。

此时月台上开始慢慢不断涌现人流,都是各自领导领着排队向自己的车厢走去。我们不少人也停下来,探头看着外面队伍。每个红旗或者牌子上都标注着各自的单位,团场的,兵团的,农场的,或者重工业厅的等等。

过了足足快一个小时,才登车完毕。站台上站的都是各自组织的送行人员,有些还拉了横幅书写着对我们这群即将远去的同志的敬意。

不少人此时都安静下来,第一下汽笛拉响,这就代表马上我们这群热血青年将远离我们的故乡,奔赴祖国边疆建设的第一线。

这是一段经历的开始,也是对我们年少青春的告别,不再有家的呵护,一只只雏鹰都将独自学会振翅高飞,去完成我们自己的生命旅程。

列车终于缓缓开始行驶,车站离我们越来越远,还未离乡,但是乡愁却起!谢姐是老同志了,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让我们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中。

她站起来,清了清嗓子“在座的同志们,虽然我们即将离开家乡,但是我们也即将奔赴我们新的家乡,去为祖国边疆建设我们新的家乡。我带头,我们唱首歌好不好!”

大家都转头过来看着谢姐,大部分的注意力都被分散,拉回到她这里。

“花篮的花儿香,

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

来到了南泥湾

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

好地方来好风光

好地方来好风光

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”

不得不说谢姐的嗓音真的很清亮,整个车厢都能听的十分的清楚,不少人开始跟着哼起来。

“来,我领唱一遍,大家一起来,一,二,三,花篮的花儿香.....”

经过的她的调动,大家都开始整齐的开始跟着唱起来!声音越来越大,整列车厢被嘹亮

的歌声给穿透,特别是女生部的齐声,就像是女团大合唱一样。

情绪是这种东西就是一种烈火,一旦被点燃,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。大家逐渐都拉起手来,相互微笑着,相互鼓励着,相互走近着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喜欢奔跑中的尘埃请大家收藏:(m.lanmosy.com)奔跑中的尘埃蓝墨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