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全球降临海岛求生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9章 觉醒:植物触觉!(2/2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

这就是为什么,戴明月会有那种在岛上无处不在的感觉。

这座海岛,植被覆盖率很高,植物触觉的波及范围遍布全岛,并不意外。

换句话说,植物触觉,就是把一切植物作为自己的耳目!

树与树接触,树与草接触,草与草接触……最终形成一条信息高速公路!

这条信息通道的效率是如此之高,以至于需要不断适应,才能运用自如。

然而,这种认知,还是有些肤浅了。

戴明月发现,植物触觉,并非,一定要求植物接触。

即使植物间不接触,也能构成植物触觉。

阳台山下面的纯白沙滩,是天然的植物间隔,零星小草,显然不能构成连续的通道。

可是,植物触觉依然有效!

经过测试,戴明月发现,植物触觉在两株植物间隔一百米的距离上,依然畅通无阻。

当然,这个测试结果并不准确,并非就是精确的一百米,也可能是一百二十多米、一百一十多米、一百零一米、九十九米四、九十五米七四之类的。

由此,戴明月推断,植物触觉是离散的。

所谓的“离散”,指的就是“互相独立、互不接触”。

植物触觉,可以引用一系列互相独立、互不接触的植物。

假设,植物触觉会因过大的距离间隔而失效。

那么,我们可以把这个最大的失效距离,定义为“最大离散距离”。

根据当前的实验,可以得出这个最大离散距离不低于100米。

也就是说,植物触觉的最大离散距离不低于100米。

哦,这个说法有些粗糙,直接使用“100米”这个不精确的实验数据有违科学精神。

我们采用一种更严格的阐述——植物触觉的最大离散距离不低于100米的距离量级。

很好,通过使用“100米的距离量级”这样的语法,我们成功避免了粗略实验数据带来的困扰。

科学总是优美的。追求美,也是一种科学精神。

那么,让我们再进一步,试着优化这个阐述,令其表述更加优美。

百米量级,如何?

不仅精简了字数,还更美观了,有没有?

于是我们得到了非常令人满意的表述——

植物触觉的最大离散距离不低于百米量级。

为这个结论欢呼,为时尚早。

戴明月仅仅选用了十多种不同的植物进行实验,并没有涵盖所有的情形。

比如,更多的植物种类、植物的高度、植物的生长状况、植物的朝向、地形的变化等等等等。

这些因素会不会影响植物触觉的最大离散距离,尚无统计数据提供支持。

实际上,这种完美枚举法,几乎不可能实现,也没有必要。

因为,当前戴明月总结出来的实验结论,已经够用了。

如果这个结论有差,那一定是有更先进、更全面的理论问世,到时候视情况替换就可以了。

科学的发展就是如此。

人类的探索,总有其局限性,所得出的结论,总是有其适用范围。

即使颠扑不破的真理,随着时间流逝,也会出现瑕疵。

世界是发展变化的,人的认知也是与时俱进。

我们不能因为城墙最底层的那块砖不满足城墙高度,就否认它存在的价值。

否认历史,就是否认现在。

否认曾经的我们,就是否认现在的自己。

过去的一小步,也可能变成如今或者未来的一大步。

……

植物触觉,不仅扩展了戴明月的视野,还让他整个人接受了一场览尽宇宙万物的洗礼。

通过自我修炼,觉醒的这个稀有技能,存在更多的奥秘等待发掘。

植物触觉的极限在哪里,只能交给未来了。

戴明月隐隐感觉,植物触觉的最大离散距离,远远不止百米!

他有这种感觉,说出来只能是猜想。

他的这种猜想是正确的,至少没有方向上的严重错误。

在可预见的未来,他会发现,植物触觉究竟是什么。

现在,戴明月依靠自己得出的结论,已然成为植物触觉领域的权威人士。

放眼全球,没有人比他更懂。

因为,除了他,全球还没有谁觉醒植物触觉。

这又是戴明月的一次重大胜利。

他比全球玩家拥有了更多优势!

动用自由穿梭技,戴明月从纯白沙滩上笔直升空。

他伸展双臂,不再触碰任何植物,便有关于整座海岛的信息汇集而来……

现在。

整座海岛,都在他的注视之下!

喜欢全球降临海岛求生请大家收藏:(m.lanmosy.com)全球降临海岛求生蓝墨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