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家业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6章 远方的来信(2/2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

想着,便细细看罗文谦的信。

“……离开徽州已半年,如今已在关山万里之外,白山黑水之间,此间一路行来,虽历经万险,然却看到了天高海阔,尤记得少时祖父曾言,世间男儿行路当崎岖,当日懵懂无知,如今方知各个滋味……

感慨良多,不复缀言,给李姑娘写信,只因近日遇一商人,偶得知徽州墨业格局,吾对徽州墨业虽不说洞悉万千,但亦能看通透一二,便将一些心得说于李姑娘分享。

听悉如今徽州墨业,田家居首,田家根基浅薄,短期内不足为虑,然田本昌此人,吾跟他曾为好友,知其最擅长在于布局,遇事常以局中之人推动,他坐享余利。然他性子自视甚高,于细节处疏忽,常常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,于他相对,要着眼于细处。

再说程家,程氏墨业处事四平八稳,虽稳建却常常错失许多机会,这便是程家多年来不能崛起之故,但厚积薄发,假以时日,程墨当为徽州墨业之首,所以,日后若于程家相对,要以奇取胜。

而李氏墨业,却是吾最不看好,尤其听闻李九爷七老夫人相继出事,李姑娘出人意料的断承墨坊,吾观李姑娘自强自立,亦聪慧绝顶,然吾甚为担心的是,李姑娘虽得七老夫人留书继承墨坊,然于情理来说,以八房之女继承七房之产业,终归名不正言不顺,李姑娘须得慎之又慎之,然吾相信,李姑娘定能智珠在握。

另外,令七祖母实是一精明至极之人物,其应当不至于看不出李姑娘继承墨坊的为难之处,所以,吾猜其或另有安排,因此,李姑娘若不慎处于极为难之境时,不防且抽身,静观其变为妙。

此为吾一点不成熟的意见,李姑娘随意看看便罢。

还有,若要发展墨业,仅拘于徽州一时一地是不行的,跑商压诈,墨之利润大多为跑商所获,因此,发展墨业,当走出徽州。

好了,如此种种,皆吾肺腑之言,或交浅言深,然却是不吐不快的,亦是一个墨业过来人的展望。罗墨虽然在徽州消失了,然吾愿徽州墨业青泉永流。

其余便不在多说,吾还得为归还李姑娘借助之银而努力做工……今生不知还能回徽州否。”

看完罗文谦的信,贞娘心里是久久不能平复。

没想到罗文谦眼光如此之毒辣,难怪以前,他自少年起,便撑起罗墨基业,如今经过一翻磨砾,眼界开阔,那眼光就更精准了。

田家的布局,从争夺贡墨权开始便可见一斑,而此番,田本昌不正是因为细节处理不到位而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?

至于程家,如果亦如他言,在未来,陈家不正是徽墨之首吗?

而自己的处境,又有谁能比自己更清楚呢?她当日本不想接这墨坊,只是形势所迫,再加上深悉自己若不接下这墨坊,墨坊必将四分五裂,最后更是落入外姓人之手,七房的婶娘们亦会处境艰难,李氏墨业烟消云散,成为李氏族人一大憾事。如此种种,再加上七祖母知遇之恩,她才硬着头皮接下墨坊。

贞娘深思着,如果真处极为难之境时,抽身观望果然是良策,反正如今,经过她一方努力,李氏墨坊内或许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,但比起族谱所之情况,实在已经好太多了。

应当不至于再坏到族谱中所述的情况。

“谁的信?”这时,一边的赵氏问。

“罗文谦罗公子的。”贞娘道。

“他干嘛写信给你?”赵氏奇怪的问。

“他离开徽州的时候我曾借了银子给他,他说他暂时还还不了。”贞娘道,至于墨业之事她不想让娘亲操心。

“哦,你倒是好心。”赵氏瞪了贞娘一眼,也不在多说。

喜欢家业请大家收藏:(m.lanmosy.com)家业蓝墨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